2025年7月7日至13日,河海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数智赋能·卓越起航”主题研学团顺利完成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的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本次研学是卓越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环节和培养方案的落地实践,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AI)、智慧能源、水灾害防御等前沿工程科技领域,汇聚了来自电气工程、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清洁能源技术等不同专业的同学。通过系统课程学习、跨国企业深度参访以及前沿技术团队实操,同学们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工程”的跨学科融合创新路径,切身感知国际一流工程实践对卓越工程师的核心能力要求,为成长为具有“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系统课程:洞悉前沿,锚定国际标研学团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接受了系统而前沿的课程培训。生成式AI与大模型技术是本次研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授课专家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前沿”和“水利AI助手搭建实践”两大模块进行深度讲解。在导师指导下,同学们通过实际调用GPT-4、Gemini等先进AI平台,成功完成了“汛情快报生成”与“水利政策问答”模块的开发实践,初步掌握了利用AI实现水文数据自动化分析的技能。《人工智能赋能水灾害防御》与《智慧能源系统与微电网技术》课程则重点解析了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如LSTM神经网络)在洪水预警中的应用,探讨了融合卫星遥感、降雨量及水库水位数据进行灾害防御的策略,并深入分析了“水-能”联动优化方案及钠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的优势。智慧能源课程系统阐述了微电网作为分布式能源整合平台的关键作用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价值。课程不仅传递了前沿知识,更揭示了国际工程领域对技术应用的深度、广度及跨学科整合的严苛标准。
深度实践:链接全球产业,体悟卓越要求
本次研学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与产业前沿对接。同学们先后深度参访了新加坡滨海湾堤坝、中国港湾(新加坡)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以下简称“中国港湾新加坡项目部”)和新加坡船厂。
在滨海湾堤坝,同学们深入学习其创新的“防洪-供水-生态”三位一体规划理念及资源循环管理的国际领先实践,领略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系统性思维。在中国港湾新加坡项目部,学院与中国港湾开展座谈,共同推进海外实习实践基地共建事宜。现场工程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国际工程项目的全周期管理、智慧基建与绿色技术的全球化应用,以及中资企业的全球战略布局。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国际一流工程企业对人才在复杂项目管理、跨文化沟通协作、技术创新迭代以及环境社会责任感(ESG)等方面提出的全面要求。新加坡船厂之行则让同学们聚焦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重点考察了港口与海洋工程的智能化协同,特别是新型环保防污涂料、先进压载水处理系统等案例,生动展现了环境可持续性理念如何系统性、高标准地融入国际大型工程的设计、制造与运营全链条。
技术淬炼:交叉协作,锤炼硬核能力
技术实操是本次研学的亮点。学员们不仅深入理解理论,更在SPACE实验室等平台进行了多项动手实践。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团队,从部署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生成特定工程问题分析框架,到调用大模型API协作完成水利模块开发,再到结合时间序列模型探讨能源预测与调度方案。这一系列的跨学科团队实操演练,有效提升了同学们运用先进技术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硬核能力,并深刻体验了国际前沿技术从理论到落地的协作路径,锻炼了在多元背景团队中沟通、协作与融合创新的能力。
本次国际研学之旅为团队同学也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启迪与认知升级。2024级研究生周泽睿在参访与课程后感悟:“AI从数据中挖掘规律的能力与水利工程预测洪峰的模式高度相似。这让我看到利用国际前沿技术解决本土工程难题的可能性,也思考如何将河海人在水灾害防御中的经验智慧与全球技术前沿结合。”2024级研究生杜宁宇则关注数据与能源的全球联动:“时间序列预测课程凸显了高质量数据的重要性。物联网与卫星数据的结合预示着构建跨国界智能感知网络的趋势,微电网技术更让我清晰看到能源系统智能化、分布式的全球发展方向,激发我探索能源与数据融合技术的兴趣。”2024级研究生李东从船厂实践中获得启发:“新型环保技术是将环境可持续性系统性、高标准融入工程的典范。这种全流程的系统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对我们解决复杂环境问题深具启示——环境治理同样需要跨学科协作、精益求精并符合国际规范,这正是我们河海人治水兴邦的使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要求。”
本次“数智赋能·卓越起航”新加坡研学项目,以“AI+工程”为主线,成功构建了“课程-实践-产业”三维联动的学习模式,实现了显著的技术赋能、国际视野的实质性拓展与跨学科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前沿工具与技能,更深度领略了世界级工程实践与创新逻辑,直观理解了国际工程环境对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全面要求,并在全球语境下深化了对自身“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内涵的认识。
此次与南洋理工大学的成功合作,有力彰显了河海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将高水平国际交流作为锻造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关键路径的系统规划与坚定决心。它不仅是学院国际化培养体系的重要里程碑,更为学子搭建了对接全球顶尖工程科技与教育资源的桥梁,显著拓宽了其国际视野,加深了对多元工程文化、国际行业规范及全球性挑战的理解,并在真实场景中锤炼了跨文化沟通与协作能力。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及中国港湾等国际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不断拓展和夯实全球化实践平台与网络,为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工程科技变革、兼具中国灵魂与全球视野、彰显河海特质的卓越工程领军人才贡献坚实的“河海力量”。